拆除后需對門窗洞口進行檢查和修復,確保新門窗能 “嚴絲合縫” 安裝。
1. 檢查洞口狀態(tài)(3 個核心指標)
平整度:用 2 米靠尺貼緊洞口墻面(內(nèi)側、外側、頂部),縫隙誤差需≤3mm,否則新門窗框無法貼合,易漏風;
垂直度:用線錘吊線,檢查洞口兩側墻面是否垂直(誤差≤2mm),若傾斜需用水泥砂漿找平;
尺寸一致性:用卷尺測量洞口的高度、寬度(測量 3 個點:頂部、中部、底部),若尺寸偏差>5mm,需用水泥砂漿修補(縮小洞口)或輕鑿(擴大洞口,非承重墻)。
2. 修補洞口缺陷
若洞口有裂縫、缺角:用水泥砂漿(水泥:沙子 = 1:3) 填補,壓實后用抹子抹平,養(yǎng)護 3-5 天(期間避免澆水過多,防止砂漿脫落);
若洞口墻面有空鼓:用小錘輕敲,找到空鼓區(qū)域后,鑿除空鼓部分,重新抹水泥砂漿,確保墻面堅實。
3. 提前規(guī)劃新門窗安裝
拆除后及時測量洞口實際尺寸(而非原門窗尺寸,因墻體可能有損耗),提供給門窗廠家定制;
若新門窗安裝需延遲(如間隔 1 周以上),需在洞口墻面貼一層塑料膜,防止灰塵、雨水污染(尤其外墻洞口,需做好防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