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承進口單證資料
軸承進口清關行
軸承進口代理公司
一、前期準備與資質要求
進口軸承前,國內收貨企業(yè)需具備三項核心資質:
- 進出口經營權(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表)
- 海關注冊登記證書
- 電子口岸法人卡(簽約通關無紙化協議)。
同時需備齊以下單證資料:
- 貿易合同、商業(yè)發(fā)票(INVOICE)、裝箱單、海運提單/空運運單
- 申報要素(含品名、品牌、型號、結構類型、用途等)
- 原產地證(若享協定稅率,如東盟等)。
> 關鍵提示:軸承HS編碼需準確歸類——滾動軸承歸入品目84.82,滑動軸承歸入84.83,稅率與監(jiān)管條件因編碼而異。
二、運輸到港與換單操作
- 運輸選擇:大宗貨走海運(遠洋線抵上海洋山港,近洋線靠泊外高橋港),小批量或緊急貨可選空運。
- 到港換單:貨物抵港后,憑海運提單、電放保函(如適用)、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表等文件,向船代換取提貨單(DO單)。
> 若提單收貨人為“TO ORDER”,需額外加蓋國外收貨人章和國內通知人章。
三、清關核心環(huán)節(jié)詳解
1. 報關申報:
通過電子口岸系統(tǒng)提交報關單,同步上傳合同、發(fā)票、裝箱單等文件。海關重點審核貨值真實性及歸類準確性。
2. 查驗與繳稅:
- 海關隨機查驗貨物(核對實物與申報信息)
- 審價后出具稅單(關稅+13%增值稅),企業(yè)需及時繳納。
> 2025新政:符合《重大技術裝備進口稅收政策》的軸承配件,可免征關稅和增值稅。
3. 放行提貨:
繳稅后海關放行,憑放行單至港區(qū)提貨,并配送至指定倉庫。
四、注意事項與政策利好
- 防風險要點:
- 確保國外供應商提供真實發(fā)票,避免低報貨值引發(fā)海關質疑
- 精密軸承需防潮包裝,避免運輸受損。
- 效率優(yōu)化:
- 選擇專業(yè)報關行代理,可加速查驗處理(如24小時駐場人員現場協查)
- 有艙單后可提前申報,縮短通關時間。
軸承進口通關效率取決于單證合規(guī)性、歸類準確性與政策適配性。2025年新稅收政策下,高端技術裝備軸承進口成本降低,企業(yè)可結合專業(yè)清關服務,實現全流程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