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質隔墻板安裝通常有以下具體步驟:
施工準備
材料準備:根據設計要求,準備好所需的輕質隔墻板、粘結劑、嵌縫材料、膨脹螺栓、U 型卡等材料,并確保材料質量符合標準。
工具準備:準備好紅外線水平儀、電鉆、鋸子、錘子、抹子、靠尺、線墜等施工工具。
場地準備:清理施工現(xiàn)場,確保安裝區(qū)域地面平整、干凈,無雜物堆積,同時檢查水電線路等是否已鋪設完成,避免影響后續(xù)施工。
測量放線
使用紅外線水平儀和墨斗,在地面、頂面和墻面上彈出隔墻板的安裝位置線,確定隔墻的準確位置和尺寸。同時,在墻面上每隔一定距離(一般為 600 - 800mm)彈出垂直控制線,以保證隔墻板安裝的垂直度。
安裝固定件
在地面和頂面的安裝位置線上,每隔一定距離(一般為 1 - 1.5m)鉆孔,安裝膨脹螺栓或預埋鐵件,用于固定隔墻板。對于有門窗洞口的部位,應在洞口兩側及上方加強固定件的設置,以確保洞口的穩(wěn)定性。
在隔墻板與主體結構墻、柱交接處,安裝 U 型卡,U 型卡的間距一般為 400 - 600mm,用射釘或膨脹螺栓將其固定在墻、柱上。
隔墻板安裝
搬運與就位:將輕質隔墻板搬運至安裝位置附近,按照安裝順序依次擺放。對于較重的隔墻板,可采用小型吊裝設備或多人配合進行搬運,確保。將隔墻板一端對準安裝位置線,緩緩豎起,使板的另一端與相鄰板或主體結構墻、柱靠緊。
調整垂直度和水平度:使用靠尺和線墜檢查隔墻板的垂直度,通過在板底部墊木楔或用撬棍撬動等方式進行調整,使板的垂直度偏差控制在允許范圍內(一般為 3mm/2m)。同時,用水平尺檢查板的水平度,對不平整的部位進行調整。
固定隔墻板:在隔墻板與地面、頂面的接觸部位,以及板與板之間的接縫處,涂抹適量的粘結劑,粘結劑應飽滿均勻。然后將隔墻板與地面、頂面的固定件連接牢固,如用螺栓將板與膨脹螺栓或預埋鐵件擰緊,或用射釘將 U 型卡與隔墻板固定。對于板與板之間的連接,可在接縫處插入鋼筋或用專用的連接件進行固定,確保連接緊密。
板縫處理
隔墻板安裝完成后,對板縫進行處理。首先,用刮刀將板縫中的雜物清理干凈,然后在板縫內填滿嵌縫材料,如專用的輕質隔墻板嵌縫膩子或彈性水泥砂漿,嵌縫材料應與板縫兩側的板面齊平。
在嵌縫材料干燥后,在板縫表面粘貼防裂帶,如纖維網格布或自粘型防裂膠帶,防裂帶應覆蓋整個板縫,并向板縫兩側延伸一定寬度(一般為 2 - 3cm),以增強板縫的抗裂性能。
門窗洞口處理
對于有門窗洞口的隔墻,在安裝門窗框前,應先對洞口進行加固處理。一般在洞口四周安裝角鋼或槽鋼等加固件,用膨脹螺栓與隔墻板固定,然后在加固件上安裝門窗框。
門窗框與隔墻板之間的縫隙,用密封膠或水泥砂漿進行密封處理,確保門窗安裝牢固,密封性能良好。
檢查驗收
安裝完成后,對輕質隔墻板的安裝質量進行檢查。檢查內容包括隔墻的垂直度、平整度、板縫的嚴密性、門窗洞口的尺寸和位置準確性等。
用靠尺和塞尺檢查墻面平整度,誤差應不超過 3mm/2m;用線墜和靠尺檢查垂直度,誤差應不超過 3mm/2m;檢查板縫是否均勻、嚴密,無明顯縫隙和錯臺現(xiàn)象;檢查門窗洞口的對角線偏差應不超過 5mm,洞口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
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進行整改,直至達到質量驗收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