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孕婦進行產前咨詢指導工作對產后哺乳期實行專業(yè)化、規(guī)范化、系統化的乳房健康護理,根據不同癥狀和產婦體質用不同的方法一對一進行個性化貼身服務,采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對產婦進行正確催乳處理,指導做催乳湯,對產婦進行心里疏導從而達到催乳效果。還要做回乳和乳房保健等工作
本公司一直努力為用戶提供高品質、的家政服務,為您排憂解難?!坝眯姆?,專業(yè)致誠”是本公司始終保持不變的經營宗旨。
母乳喂養(yǎng)(推薦)
喂養(yǎng)頻率:出生 1-3 天內,每 1-3 小時喂 1 次(每天 8-12 次);3 天后可根據寶寶饑餓信號(如咂嘴、扭動、哭鬧)喂養(yǎng),無需嚴格卡點。
正確姿勢:常用 4 種姿勢,需確保寶寶 “含乳正確”(含住乳暈而非僅乳頭,避免乳頭皸裂):
搖籃式:媽媽坐姿,用手臂托住寶寶頭部,使寶寶腹部緊貼媽媽腹部,嘴巴對準乳頭。
側躺式:媽媽與寶寶側身相對,腹部相貼,適合夜間喂養(yǎng),避免媽媽疲勞。
橄欖球式(環(huán)抱式):媽媽將寶寶抱在身體一側,手臂支撐寶寶頭部和背部,適合剖腹產媽媽、早產兒或雙胞胎。
交叉式:與搖籃式類似,用對側手臂托住寶寶頭部(如喂左側乳頭用右手托),適合新手媽媽掌握含乳。
喂養(yǎng)后護理:每次喂完后,必須豎抱寶寶(讓寶寶頭部靠在媽媽肩膀上),輕拍其背部 10-15 分鐘,直到寶寶打出 “飽嗝”,避免吐奶、溢奶導致嗆咳或窒息。
喂養(yǎng)過程:觀察寶寶狀態(tài),控制喂養(yǎng)速度
奶嘴充滿奶液:喂養(yǎng)時始終保持奶瓶傾斜,確保奶嘴內沒有空氣(若奶嘴一半是奶、一半是空氣,寶寶會吸入大量空氣,導致脹氣、打嗝)。
控制喂養(yǎng)速度:避免寶寶吃得太快(如奶嘴孔過大時,奶液會快速流出,寶寶易嗆奶),若發(fā)現寶寶吞咽過急、呼吸急促,可暫停喂養(yǎng),輕拍寶寶背部,待其呼吸平穩(wěn)后再繼續(xù)。
觀察寶寶反應:喂養(yǎng)中注意觀察寶寶的表情(如是否有皺眉、哭鬧,可能是溫度不適或姿勢不舒服)、吞咽情況(是否有嗆咳、吐奶),若寶寶出現面色發(fā)紫、劇烈咳嗽,需立即停止喂養(yǎng),將寶寶豎抱,頭靠在媽媽肩上,輕拍背部排出異物。
按需喂養(yǎng),不強迫:新生兒期(0-1 個月)通常每 2-3 小時喂養(yǎng)一次,每次喂養(yǎng)量約 30-60ml(具體量需根據寶寶的饑餓信號調整,如寶寶咂嘴、扭動身體、哭鬧時再喂),避免強迫寶寶喝完瓶中剩余的奶(過度喂養(yǎng)易導致寶寶腸胃負擔加重,引起肥胖或吐奶)。
核心注意事項:規(guī)避健康風險,保障寶寶
禁止 “調奶誤區(qū)”
不隨意增減奶粉量:濃度過高(奶粉多、水少)會導致寶寶腸胃滲透壓升高,引發(fā)、腹脹,甚至損傷腎臟;濃度過低(奶粉少、水多)則導致營養(yǎng)不足,影響生長發(fā)育(如體重增長緩慢)。
不使用礦泉水 / 純凈水沖調:礦泉水礦物質含量高(如鈉、鈣),新生兒腎臟無法代謝,易增加腎臟負擔;建議使用煮沸后冷卻的自來水(符合飲用水標準),或選擇嬰幼兒專用飲用水。
不與其他食物混合:新生兒期(0-6 個月)除配方奶外,無需添加任何其他食物(如米湯、葡萄糖水、果汁)—— 米湯營養(yǎng)價值低,會占據寶寶胃容量,影響奶量攝入;葡萄糖水易導致寶寶口味變重,拒絕喝白開水,還可能引起血糖波動。
嚴格控制奶液保存時間
沖調好的奶液:室溫下(25℃以下)放置不超過 1 小時;冷藏(4℃以下)不超過 24 小時(需密封好,與其他食物分開存放);冷凍(-18℃以下)不超過 1 個月(建議分裝成單次喂養(yǎng)量,避免反復解凍)。
解凍與加熱:冷凍的奶液需先放入冰箱冷藏解凍(不可室溫解凍或用微波爐加熱),解凍后用溫水(40℃左右)隔水加熱(將奶瓶放入盛有溫水的容器中,輕輕搖晃奶瓶,使奶液均勻受熱),加熱后需在 1 小時內喝完,且不可反復加熱(反復加熱會滋生,破壞營養(yǎng))。
觀察寶寶的喂養(yǎng)反饋
排便情況:配方奶喂養(yǎng)的寶寶,大便通常為淡黃色或黃色,質地較稠(類似牙膏),每天 1-3 次(新生兒期可能次數更多,屬正常);若大便干結(如羊糞球狀)、腹瀉(水樣便、次數頻繁)、大便帶血或黏液,需及時就醫(yī)(可能是奶粉不適或腸胃問題)。
體重增長:新生兒期(出生后前 3 個月)體重每月增長約 600-1000g,若連續(xù) 2 個月體重增長緩慢(低于 500g / 月),需排查是否是喂養(yǎng)量不足、奶粉不適或其他健康問題(如消化吸收障礙),及時咨詢兒科醫(yī)生。
過敏信號:若寶寶喂養(yǎng)后出現皮疹(如濕疹加重、蕁麻疹)、嘔吐(頻繁吐奶,且呈噴射狀)、腹瀉、腹脹、哭鬧不止,可能是對配方奶中的成分(如牛奶蛋白)過敏,需在醫(yī)生指導下更換為低敏配方奶。
其他細節(jié)
不 “躺著喂”(無人看護時):若讓寶寶獨自躺著喝奶,奶瓶可能會壓迫寶寶口鼻,導致窒息風險,且易吸入空氣引起脹氣。
定期更換奶嘴:奶嘴屬于消耗品,硅膠奶嘴建議每 1-2 個月更換一次(若發(fā)現奶嘴有破損、變形、老化,需立即更換),避免奶嘴孔變大或堵塞,影響喂養(yǎng)。
避免 “過度喂養(yǎng)”:按需喂養(yǎng)不是 “按需喂到飽”,若寶寶吃飽后會主動推開奶瓶、轉開頭,此時無需強迫喂養(yǎng) —— 過度喂養(yǎng)會導致寶寶腸胃負擔加重,還可能增加成年后肥胖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