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范圍
CMA 認證適用于所有從事以下活動的檢驗檢測機構:
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shù)據(jù)和結果的檢驗檢測活動(如環(huán)境監(jiān)測、食品檢測、醫(yī)療器械檢測等);
涉及國家、公共、生態(tài)、公眾健康等領域的檢測機構,通常必須強制取得 CMA 認證。
選擇認證機構:選擇具有良好信譽和公信力的認證機構,確保其能夠覆蓋所需認證的范圍和專業(yè)領域,并了解其收費標準和辦理時間,看是否與預算和時間表相符合。
設備與設施材料
體現(xiàn)實驗室具備滿足檢測需求的硬件條件。
儀器設備清單:包含設備名稱、型號、編號、購置日期、生產(chǎn)廠商、量程、精度等信息,需與檢測項目范圍匹配。
設備校準 / 檢定證書:所有用于檢測的儀器設備(包括輔助設備)的校準或檢定證書,需在有效期內,且校準結果滿足檢測方法要求;對于無法溯源的設備,需提供期間核查記錄。
設備使用與維護記錄:包括設備日常維護、故障維修、期間核查等記錄,證明設備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
實驗室設施與環(huán)境記錄:如溫濕度監(jiān)控記錄(針對有環(huán)境要求的檢測項目)、實驗室設施(如消防器材、通風系統(tǒng))驗收報告等,證明環(huán)境符合檢測標準。
檢測能力相關材料
證明實驗室具備申請范圍內的檢測能力。
檢測項目清單:明確申請認證的所有檢測項目,需對應具體的檢測方法標準(如 GB、HJ 等),且方法需現(xiàn)行有效。
典型檢測報告:針對每個檢測項目提供至少 1 份完整的模擬檢測報告(或過往真實報告),需包含樣品信息、檢測方法、數(shù)據(jù)記錄、結果判定、CMA 標識(若已通過部分認證)等要素,格式符合規(guī)范。
能力驗證或比對記錄:若參與過外部能力驗證(如 CNAS 組織的比對試驗)或內部比對,需提供相關報告和結果,證明檢測結果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