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床宜選通風向陽、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塊,整細作畦,畦帶溝2250px,667平方米施腐熟雞糞或牛糞1500~2000kg,摻入谷殼灰1000kg,充分攪勻,在整地時施于畦面以下10~500px的表土層;其后再施100~150kg鈣鎂磷肥,用鋤頭充分攪拌,施于4~125px深的表土層中,然后把小苗按株行距75px種于苗床,澆透水,并噴灑500倍多菌靈1次,每隔10~15天施5~7kg復合肥,等長出節(jié)莖肉飽滿的莖段,即可出圃。
盆栽
1.火龍果種子的發(fā)芽溫度是25°左右。
2.要選擇顆粒比較幼細的培養(yǎng)土,也可以用市售的播種土代替。
3.一定要將附在種子上的果肉和膠質清除干凈,否則發(fā)芽時易長霉菌。
4.做造型小盆栽,種子要鋪得密一些,尤其是邊緣的部分,否則種出來稀稀松松,會失去美感。
5.如果盆子沒有底孔,不要用水壺直接澆水以免澆水過量,2-3天用噴壺噴水一次就可以了。
砧木和接穗的選擇
黃肉類型的火龍果砧木可選擇野生三角柱(霸王花)等,紅肉類型的火龍果可選擇白肉類型的火龍果作砧木。選擇12年生的三角柱,自莖節(jié)處從母體上截下,扦插在砂質較重的疏松土壤中(深度為插牢為宜),上搭蔭棚,澆透水即可做砧木,約半月插活后就可進行嫁接。接穗以當年育較好的枝條為宜。
火龍果為多年生攀援性的多肉植物。植株無主根,側根大量分布在淺表土層,同時有很多氣生根,可攀援生長。
根莖深綠色,粗壯,長可達7米,粗10~12厘米,具3棱。棱扁,邊緣波浪狀,莖節(jié)處生長攀援根,可攀附其他植物上生長,肋多為3條,每段莖節(jié)凹陷處具小刺。由于長期生長于熱帶沙漠地區(qū),其葉片已退化,光合作用功能由莖干承擔。莖的內部是大量飽含粘稠液體的薄壁細胞,有利于在雨季吸收盡可能多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