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梯級驅動方式分類 1)鏈條式:指驅動梯級的元件為鏈條的自動扶梯。 2)齒條式:指驅動梯級的元件為齒條的自動扶梯。 由于鏈條驅動式結構簡單,制造成本較低,所以目前大多數自動扶梯均采用鏈條驅動式結構。 按提升高度分類 1)小提升高度自動扶梯:提升高度3~10m; 2)中提升高度的自動扶梯:提升高度10~45m; 3)大提升高度的自動扶梯:提升高度45~65m。
在自動扶梯的出入口,應有充分暢通的區(qū)域,以容納進(出)自動扶梯的乘客,該區(qū)域的寬度應大于或等于扶手帶中心線之間的距離,其在深度方向,從自動扶梯的扶手帶端部起,向外延伸至少2.5m。 若該通行區(qū)域的寬度達到扶手帶中心距b1的兩倍以上,則其深度方向尺寸可減至2m。 設計人員應將該通行區(qū)域視為整個交通輸送系統的一部分,因此實際上有時需要適當增大。 梯級、踏板上方的高度 自動扶梯的梯級上方,應有不小于2.3m的垂直凈通過高度。該凈高度應沿整個梯級、踏板的運動全行程,以保證自動扶梯的乘客無阻礙的通過。
自動扶梯上端部樓板邊緣的保護 自動扶梯與上層樓板相交處,為了滿足上述2)梯級、踏板上方的高度,在上層樓板上應開有一定尺寸的孔,為了防止乘客有墜落或擠刮傷害的危險,在開孔樓板的邊緣應設有規(guī)定高度的護欄。 自動扶梯的照明 自動扶梯及其周邊,特別是在梳齒板的附近應有足夠的照明,室內或室外自動扶梯出入口處地面的照度分別至少為50lx或15lx。
兩條軌道彼此隔開,這樣可使每個臺階保持水平。在自動扶梯的頂部和底部,軌道呈水平位置,從而使臺階展平。每個臺階內部有一連串的凹槽,以便在展平的過程中與前后兩個臺階連接在一起。 除轉動主鏈環(huán)外,自動扶梯中的電動機還能移動扶手。扶手只是一條繞著一連串輪子進行循環(huán)的橡膠輸送帶。該輸送帶是配置的,以便與臺階的移動速度完全相同,讓乘用者感到平穩(wěn)。 自動扶梯系統不像電梯那樣能夠使人上升幾十層樓,但很適用于提供短距離運輸。這是因為自動扶梯的高負載率。電梯滿員后,必須等它到達指定樓層并返回后其他人才能上電梯。而在自動扶梯上,只要有一個人到達上層,就會為其他人騰出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