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鑄是壓力鑄造的簡稱。它是將液態(tài)或半液態(tài)金屬,在高壓作用下,以高速度填充壓鑄模具型腔,并在壓力下快速凝固而獲得鑄件的一種方法。使用的壓鑄模具,稱為壓鑄模。
壓鑄時常用壓力是從幾兆帕至幾十兆帕,填充初始速度在(0.5~70)m/s范圍內。因此,高壓和高速是壓鑄的重要特征。 [1]
壓鑄模在壓鑄生產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
①決定鑄件的形狀和尺寸的精度;
②已定的澆口系統(tǒng)(特別是澆口位置)決定著熔融金屬的填充狀況;
③已定的排溢系統(tǒng)影響熔融金屬的填充條件;
④模具的強度限制著壓射比壓的限度;
⑤影響操作的效率;
⑥控制和調節(jié)壓鑄過程的熱平衡;
⑦鑄件取出時的質量(如變形等);
⑧模具成形表面的質量既影響鑄件質量,又影響涂料噴涂周期,更影響取出鑄件的難易程度。 [2]
由此可見;鑄件的形狀和精度、表面要求和內部質量、生產操作的順利程度等方面,常常是與壓鑄模的設計質量和制造質量有直接關系的。更重要的是模具設計并制造好以后,可以再修改的程度就不大了,上述的作用與鑄件質量的關系也就相對地固定了。這就是模具的設計和制造一定要建立在與壓鑄工藝要求相適應的基礎上的緣故。
有倒拉裝置的模具必須裝好倒拉桿,頂針頂出后必須退回,否則會損壞模具型腔。
兩次開模斜抽芯模具,開模時,后模前半部分必須先彈開,否則會損壞模具型芯。
模具上方及左右有滑塊的模具,必須加裝適當的彈簧固定。
有滑塊型芯、抽芯和結構復雜易卡模之模具生產前應充分預熱(模具預熱前必須對模腔各部位打油)。
對型芯有方向要求或型腔共用之模具,須確認型芯之正確性。
確認每條冷卻水路通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