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的兩個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獨占”與“公開”,以“公開”換取“獨占”是專利制度最基本的核心,這分別代表了權利與義務的兩面?!蔼氄肌笔侵阜墒谟杓夹g發(fā)明人在一段時間內享有排他性的獨占權利;“公開”是指技術發(fā)明人作為對法律授予其獨占權的回報而將其技術公之于眾人,使社會公眾可以通過正常的渠道獲得有關專利技術的信息。
失效專利 專利申請被授權后,因為已經超過法定保護期限或因為專利權人未及時繳納專利年費而喪失了專利權或被任意個人或者單位請求宣布專利無效后經專利復審委員會認定并宣布無效而喪失專利權之后,稱為失效專利。失效專利對所涉及的技術的使用不再有約束力。
專利文獻作為技術信息最有效的載體,囊括了全球90%以上的技術情報,相比一般技術刊物所提供的信息早5-6年,而且70%-80%發(fā)明創(chuàng)造只通過專利文獻公開,并不見諸于其他科技文獻,相對于其他文獻形式,專利更具有新穎、實用的特征??梢?,專利文獻是世界上的技術信息源,另據實證統(tǒng)計分析,專利文獻包含了世界科技技術信息的90%-9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是主管全國專利工作和統(tǒng)籌協(xié)調涉外知識產權事宜的直屬機構。 國家知識產權局 [1] (St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原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局(簡稱中國專利局),1980年經批準成立,1998年機構改革,中國專利局更名為國家知識產權局,成為的直屬機構,主管專利工作和統(tǒng)籌協(xié)調涉外知識產權事宜。其中,國家知識產權局下設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統(tǒng)一受理和審查專利申請,依法授予專利權。 同時,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一般均設有知識產權局,負責本行政區(qū)域內的專利管理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