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混凝土輸送泵應安放在堅實平整的地面,放下支腿,將機身安放平穩(wěn)。
2) 作業(yè)前應進行檢查,確認電氣設備和儀表正常,各部位開關按鈕、手柄都在正確位置,機械部分各緊固點牢固、可靠,鏈條和皮帶松緊度符合規(guī)定要求,傳動部位運轉正常。
3) 混凝土輸送管接頭應密封嚴緊,管卡應連接牢固。垂直管前應不少于10m帶逆止閥的水平管,嚴禁將垂直管直接接在混凝土輸送泵的輸出口。4) 疏通堵塞管道時,應疏散周圍人員。拆卸管道清洗前應采取反抽方法,清除輸送管道的壓力。拆卸時嚴禁管口對人。
5) 作業(yè)時不得取下料斗格柵網和其他裝置。不得攀登和騎壓輸送管道,不得把手伸入閥體內工作,嚴禁在泵送時拆卸管道。
6) 清洗管道時,操作人員應離開管道出口和彎管接頭處。如用壓縮空氣清洗管道時,管道出口處10m內不得有人和設備。
7) 作業(yè)后,將液壓系統(tǒng)卸壓,將全部控制開關回到原始位置。
一臺混凝土輸送泵的電機功率是決定出口壓力和輸送方量的前提條件,在電機功率一定的情況下,壓力的升高必將使輸送量降低;相反,降低出口壓力,將會使輸送量增加。為了保證混凝土輸送泵既要有較大輸送量,又能有一定的出口壓力和與之相匹配的經濟功率,在混凝土輸送泵的設計中,大都采用了恒功率柱塞泵;即恒功率值選定后,當出口壓力升高時,油泵輸出排量會自動降低,達到與功率設計相對應的值;如果既要達到出口壓力高,又想得到輸送量大的目的。惟一的途徑就是增加電機功率。因此,在國家新標準中,引用了混凝土輸送泵的能力指數(shù)概念(以MPa·m3/h為度量單位);即混凝土輸送泵的實際出口壓力與每小時實際輸送量之乘積,該值越大,其能力指數(shù)也越大,電機的功率也將越大,由此實現(xiàn)大排量、高揚程的目的。
操作者及有關設備管理人員應仔細閱讀使用說明書,掌握其結構原理、使用和維護以及泵送混凝土的有關知識;使用及操作混凝土泵時,應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執(zhí)行。因操作者能完全掌握機械性能需要有個過程,因此使用說明書應隨機備用。同時,應根據(jù)使用說明書制定專門的操作要點,達到能有效的控制泵送技術中的一些可變因素,如泵機位置、管道布置等。
預防措施:
(1)在安裝與設計管道時,盡可能避免90。和S形彎。盡量不使用有明顯凹坑的泵管,以減少泵送混凝土的阻力,防止堵塞。應經常檢查泵管,若泵管一個方向磨損程度較大,及時將管倒換位置使用,若泵管厚度太薄時應及時更換新管,以防在工作過程中泵管打爆或因更換泵管時間較長而導致的堵管現(xiàn)象。
(2)為保證泵送混凝土作業(yè)的連續(xù)性,確保混凝土澆注質量,作業(yè)中間隔時間不宜過長,以防止堵塞。如因某種原因間隔時間較長,就應每20分鐘左右啟動一次泵或反、正轉泵數(shù)次,必要時打循環(huán)泵以防堵塞。
(3)泵送混凝土應滿足可泵性要求,必要時通過試泵確定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首先應確定粗骨料的粒徑與輸送管徑之比。泵送高度在50m以下時,對于碎石不宜大于1:3,對于卵石不宜大于1:2.5;泵送高度在50~100m時,宜在1:3~1:4范圍;泵送高度在100m以上時,宜在1:4~1:5之間。針片狀顆粒含量不宜大于10%。3.3.2對不同泵送高度,人泵混凝土的坍落度可按(如表1所示)選用。